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标准引领走向现代化 辣条已然不是那个“草根”(2)

来源:现代食品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11 10:5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晓峰指出,食品工业作为民生支柱产业,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基本生活物资,还在国民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晓峰指出,食品工业作为民生支柱产业,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基本生活物资,还在国民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为稳定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在不断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快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构建科学引领的行业标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产品的多元化、营养化、健康化的新需求。工信部作为中国食品行业的主管部门,始终致力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以组织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标准与抓手,不断加强食品行业规范管理,提升产业的发展质量。调味面制品行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受到高度关注。围绕即将实施的《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张晓峰提出3点建议:一是加强标准的宣贯和执行力度,引导和督促广大生产企业认真贯彻执行标准,提高采标率,进一步加强规范生产、检验;二是以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持续创新,开发优质产品,建议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重点,不断改善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三是推进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升级,持续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以数字化赋能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二级巡视员郝明虹表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始终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守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2021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95万余批次,监督抽检总体不合格率为2.69%。其中,调味面制品抽检约4.5万批次,抽检不合格率低于1.3%,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专项整治前大幅度降低,低于总体食品抽检不合格率。

统一产品类别成标准亮点

  谭斌介绍,该标准中明确了调味面制品的范围,从感官、理化、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同时明确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标准的一大亮点是对“调味面制品”做出了统一的定义,即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品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经配料、挤压熟化、成型、调味、包装而成的即食型方便食品。此外,还对原料的感观和理化指标等做出了明确要求。在理化指标方面,对脂肪、氯化物、酸价、过氧化值进行了明确规定,脂肪超出的限定是小于或等于27,氯化物小于或等于4%。以上两项关键指标的设定,响应了国家“三减”的号召,引领调味面制品向营养健康方向发展,同时也对整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要通过技术的革新和进步来实现降盐、降脂且不影响产品的货架期。谭斌认为,即将实施的《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对行业发展而言是一件大事,将使调味面制品行业健康有序地向高质量发展,推动行业迈上新台阶。

  孙宝国指出,我国食品工业目前已进入以“风味与健康”为导向的深度转型期,在这期间也凸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克服面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不自信。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以蒸煮为主要烹饪方式、以植物源为主要构成,而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调味面制品走出了一条创新且成功的发展道路,未来还将凭借其独特的风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应有机结合。“大食物观”的确立,创新了过去食品工业的范围和概念,当诸多新食品、新的食物源走向市场时,需要的不仅是食品科技和企业界的创新,同时需要政策的跟进、管理的创新,需要在“最严谨的标准”这一框架内完成,且必须早日完成。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的发布,就是行业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反复磋商、通力合作的结果,将为调味面制品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未来,还要根据调味面制品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跟进和完善标准。

  孟素荷指出,标准建设也提高了企业进入调味面制品行业的门槛——企业数量从10年前的4000余家大浪淘沙至150余家。品牌建设也在推动全行业的价值提升,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后,产值反而形成从50亿元到500亿元的增长。它显示了标准建设对行业引领的重要性,显示出中国传统食品从“草根”到现代食品工业的成长轨迹和必经之路,对其他新生行业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孟素荷表示,《调味面制品》行标的发布,既是全行业从成长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性的成就,更是行业在标准护航之下形成差异化创新格局的新起点。希望行业以此为契机,坚定调味面制品行业健康、安全的定位;挖掘本土资源,绘好本土文化的底色;以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实力,在各显风流的差异化竞争中,提升行业造血功能,保持行业的活力。

文章来源:《现代食品科技》 网址: http://www.xdspkjzz.cn/zonghexinwen/2022/0711/919.html



上一篇:生活垃圾怎样发电?食用菌如何生长?走进成都
下一篇:融资丨「MOODLES」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伽利略

现代食品科技投稿 | 现代食品科技编辑部| 现代食品科技版面费 | 现代食品科技论文发表 | 现代食品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现代食品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