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标准引领走向现代化 辣条已然不是那个“草根”

来源:现代食品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11 10:5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草根”到现代工业化食品,究竟有多长的路要走?调味面制品(俗称“辣条”)在实践中做出回答: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作为我国一个极具原始性创新的行业,调味面制品已经形成

  从“草根”到现代工业化食品,究竟有多长的路要走?调味面制品(俗称“辣条”)在实践中做出回答: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作为我国一个极具原始性创新的行业,调味面制品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方便食品品类,年产值近500亿元,满足了消费者对多元化食品的消费需求。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始终制约着行业的发展。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牵头,多家单位参与,历时多年完成的《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将于10月1日起实施。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谭斌代表标准起草组对《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进行了解读。他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调味面制品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食品品类,契合了消费者休闲化的食品趋势。随着行业的发展,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增多,导致标准不统一、名称不统一、归类相互矛盾,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也给监管带来了困扰。基于这一背景,2015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启动了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以期统一产品类别,避免“同品不同标”问题的出现。该标准于2020年11月公开征求意见,同年12月形成送审稿,2022年正式发布。

  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卫平说,近几年,国内消费者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推动了本土企业爆发式增长,新国货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华传统美食的调味面制品也加快发展,特别是近5年实现了快速增长。以卫龙为例,其生产的调味面制品1年卖出100多亿包。刘卫平表示,行业发展不仅要求速度,更要求稳、求质,当务之急是扭转消费者对调味面制品行业的门槛较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认知。《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的出台,顺应了人们与时俱进的健康饮食需求,也将促进行业更加规范的发展。王 薇

  “十年磨一剑。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建设的10年,也是全行业不断实现自我提升和突破的10年。”孟素荷回顾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历程。她介绍,从2007年河南首个地方标准出台,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首次明确将调味面制品划归“方便食品”进行管理,再到工信部发布《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QB/T 5729-2022),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跟踪其标准建设的10年间,充满着科学争论和不断地探索。在中国食品安全和健康需求快速提升的背景下,标准建设的不断完善,使不同地方的标准管理趋于统一。在新行业标准的规范下,调味面制品行业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品种数量减少了7成以上,盐含量下降17.7%,油含量下降10%。

7月6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通过线上形式组织召开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发布会暨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上,专家对《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进行了深入解读,科技界和产业界共同探讨在中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与提质升级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调味面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来自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等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代表,以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大连工业大学朱蓓薇等专家学者出席此次会议。

  孟素荷表示,与方便面、啤酒等舶来品不同,调味面制品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草根行业,在工业化的道路上靠着自己一步一步地探索前行。其中“标准建设”是筑牢和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基石,也是倒逼全行业不断提升安全与健康水平的艰难磨砺。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管处处长李姝表示,《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将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上,督促行业践行更高标准,完成行业转型和健康提升。多年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将调味面制品作为全省食品生产专项整治规范的重点,持续加大监管力度。针对调味面制品行业存在的标签标识混乱等突出问题综合施策,推行“6S”管理,打造透明车间。“6S”即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维度对食品经营过程的食品安全进行全面把控。在有效的监管下,河南省调味面制品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相关企业数量由2005年以前的1000余家减少至目前的149家,营业收入也从2015年的200亿元攀升到了目前的300多亿元。

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应有机结合

  孙宝国表示,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持续等多重考验,我国食品工业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表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稳步前行。食品产业是实现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例如,调味面制品行业产业链涉及范围广,整个行业年用面粉约150万吨、食用油48万吨、辣椒9万吨,安排就业50多万人,为地方经济、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章来源:《现代食品科技》 网址: http://www.xdspkjzz.cn/zonghexinwen/2022/0711/919.html



上一篇:生活垃圾怎样发电?食用菌如何生长?走进成都
下一篇:融资丨「MOODLES」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伽利略

现代食品科技投稿 | 现代食品科技编辑部| 现代食品科技版面费 | 现代食品科技论文发表 | 现代食品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现代食品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