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2021双创周|科技赋能郑州工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现代食品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19 14:4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正观新闻记者 徐刚领/文 丁友明 马健 王璇/图 旭飞光电的“光电显示用高均匀超净面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设备”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宇通客车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

正观新闻记者 徐刚领/文 丁友明 马健 王璇/图

旭飞光电的“光电显示用高均匀超净面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设备”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宇通客车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中铁装备的“异形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设计制作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成绩,都是郑州工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引领型企业实力不断跃升的标志。 近年来,郑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和制造强市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平台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工业整体创新提升,科技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郑州市按照“一区一主业”的原则,明确了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等工业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现代食品、铝加工制品6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市场主体创新意识显著增强

记者从郑州市工信局了解到,我市高度重视工业科技创新工作,先后制定印发了《郑州市建设中国制造强市若干政策》《郑州市建设中国制造强市若干政策的补充意见》《郑州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关于支持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积极引导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能力。

我市鼓励创新产品销售,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创建试点示范,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对列入市级及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名单的,市财政每年给予50万元的资金资助,被认定为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连续支持三年。对成功创建国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分别给予5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支持企业建设行业重大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给予平台建设方最高2000万元补助。2019、2020年,我市工业企业获得各类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奖励资金分别达到1.9亿元、2.2亿元,比2018年(1.6亿元)增长0.3元、0.6亿元。

创新引领型企业实力不断跃升

我市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开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互动发展。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918家,比2018年底增加1589家,数量实现翻番。科技型企业达到7846家,比2018年底(1971家)增加5875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834家,比2018年底(276家)558家,数量均实现2倍增长。培育宇通客车、中铁装备、郑州钻石精密、巩义恒星、郑煤机5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研发投入达到135.78亿元,增速达到11.5%。旭飞光电的“光电显示用高均匀超净面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设备”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宇通客车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中铁装备的“异形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设计制作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深挖创新龙头企业创新需求,持续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自创区产业集群专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大创新项目,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9年、2020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长10.9%、12.7%,占全市工业比重提升到33.3%,比2018年(17.1%)提高16.2个百分点。

创新研发公共服务能力凸显

近年来,郑州市积极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现有制造业创新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完成培育期的创新中心正式认定。目前,培育功能金刚石材料创新中心、工业新型成像技术创新中心、高效能铝基新材料创新中心、河南省智能工厂系统集成创新中心等成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6家,占全省认定总数的50%左右。而且,鼓励企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支持重点企业创建省级、国家级研发平台,开展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运行情况评价,探索技术中心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发挥市级研发平台激励作用,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并加快实现产业化。到2020年底,我市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7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95家,分别比2018年增长3家、43家、97家。此外,培育工业设计中心(企业)。依托重点企业、驻郑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开展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的工业设计研究,积极开展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建设。支持企业引进和培育工业设计团队,鼓励企业参加全国工业设计大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建有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企业)35家,其中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2家、企业6家、高校5家,园区1家。最后,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合作创新平台。支持金惠计算机、中业科技等企业开展人工智能质量检测、智能制造等应用研究,建设合作创新平台。

文章来源:《现代食品科技》 网址: http://www.xdspkjzz.cn/zonghexinwen/2022/0219/845.html



上一篇:华中农大与扬翔股份、影子科技全面开启战略合
下一篇:融资丨食品科技公司「Growthwell Foods」获2200万美元

现代食品科技投稿 | 现代食品科技编辑部| 现代食品科技版面费 | 现代食品科技论文发表 | 现代食品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现代食品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